中國歷代名剎、高台包養網站比較僧簡介(十)


  一、西躲有名躲傳寺院、高僧

  1、桑耶寺

  (躲語:bsam yas gtsug lag khang)別名存想寺、無邊寺, 是最早傳播舊密法的寺院,躲傳釋教寧瑪派興起后,該寺屬寧瑪派。后因薩迦派曾出資修復,寺政又由薩迦派掌管一部門。

  寺內建筑按釋教的宇宙觀進行布局,中間佛殿兼具躲族、漢族、印度三種風格,是以桑耶寺也被稱作三樣寺。位于西躲山南地區的扎囊縣桑耶鎮境內,雅魯躲布江北岸的哈布山下,周圍河渠環繞,林木蔥蘢,距離澤當鎮38公里,是躲傳釋教包養網 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寶俱全的寺廟,也是西躲的第一座剃度和尚落發的寺院。有“西躲第一座寺廟”之稱。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桑耶寺始建于公元八世紀中葉赤松德贊時期。公元元七世紀松贊干布(593-650年)在位的吐蕃王朝時期,釋教傳進西躲。為了鞏固新興的吐蕃王朝的集權統治,減弱支撐守舊貴族集團的西躲傳統宗教–本教的影響,松贊干布對釋教采取了攙扶的態度,命令共建了年夜昭、小昭二寺及十二神殿。不過這些建筑只是一些供奉佛像、佛經的小廟,并無常住和尚,更無符包養 合釋教戒律的儀式活動。公元八世紀初期,赤德祖贊(704年-755年)在位時,雖曾采取過若干辦法,意欲弘揚佛法,但由于篤信本教的貴族及其所代表的本教勢力的阻撓,釋教還是未能獲得真正的傳播,赤德祖贊自己亦是以而遭暗害身亡。公元755年,年幼的赤松德贊繼任第五代贊普。赤松德贊為唐朝金城公主之子,據說其誕生后還曾圍繞著他演出了一出躲族版本的《貍貓換太子》的故事,可正所謂少時蹉跎日后卻必成年夜器,赤松德贊后來在躲族歷包養網 史上被稱為“師君三尊”之一。赤松德贊執政以后為鞏固政權的需求,設計除失落了崇尚當地宗教苯教的年夜臣,鼎力在雪域高原弘揚佛法克制苯教。為此,他曾經先后兩次延請印度高僧寂護、烏杖那國密宗年夜師蓮花生進躲弘揚佛法,使釋教由此開始包養 在雪域高原扎下了根來。

  赤松德贊于公元762年開始興建桑耶寺。寺院選址于躲王赤松德贊的誕生地,躲王赤德祖贊的冬宮四周。由烏杖那國密宗年夜師蓮包養花生年夜師主建,建筑仍堅持寂護年夜師的原設計,赤松德贊親自立持了奠定。“約于779年,建成了在西躲釋教史上有名的桑耶寺”(王森《關于西躲釋教史的十篇資料》)。相傳,赤松德贊請來蓮花生年夜師為其建寺傳法后,為了滿足一下國王急于見到寺廟建好后氣象的急切之心,蓮花生發揮法術,在本身的手心變幻出了寺院的幻影,赤松德贊見此景年夜驚,驚呼:“桑耶!”(包養網 “出人意料”的意思)于是該寺得名“桑耶寺”。

  桑耶寺建成后,赤松德贊命在此剃度第一批躲人落發為僧,號稱“七覺士”,為西躲第一座佛、法、僧三寶齊全的釋教寺院。吐蕃早期,朗達瑪滅佛毀寺,奴隸布衣年夜起義在西躲各地相繼暴發,王于云丹這一支便在桑耶寺四周扎下腳跟。從此,他們既是山南處所勢力的首領,又是桑那寺的寺主。十一世紀后,成為寧瑪派的最基礎道場之一。

西躲的第一座剃度和尚落發的桑耶寺

  桑耶寺是以古印度婆羅王朝在摩揭陀所建的歐丹達菩提寺為藍本興建的,雖然后世因為火災而屢次重建,但建筑格式始終堅持了初建時的風貌。到2009年2月為止,桑耶寺內的建筑年夜都是在七世達賴時重建的,佔空中積約11萬平方米。寺院的立體為橢圓形,按佛經中的世界構造進行了布局,整體磅礴年夜氣,宏偉壯觀。

  桑那寺建筑規模巨大,殿塔林立,以金年夜殿(烏孜仁松拉康)為主體,組成一座龐年夜、完全的建筑群,總面積約25000余平方米。整個寺院的布局,是按釋教想象中的“世界”的結構設計而成,普通認為是以古印度摩揭陀處所的歐丹達菩提寺(飛行寺)為藍本;也有人認為,桑耶寺的建筑情勢與釋教密宗的“壇城”(即曼陀羅)類似,是模仿密宗的曼陀羅建造的。位于全寺中間的“烏孜”年夜殿,象包養網 征宇宙中間的須彌山。此中烏孜年夜殿是桑耶寺的中間主殿,位于桑耶寺寺的中心地位,意味著宇宙中間:“其地基高厚而年夜,所備之原資料靜致無缺,好像螺碗盛滿瑪瑙普通。”建筑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座西朝東,殿高三層,式樣別致,獨具風格。每層殿堂的空間很高,普通在5.5——6米之間,並且第二、三層均在殿堂前建有低于年夜殿的寬敞陽臺,這既使年夜殿內獲得充分的光線,同時外觀也顯得加倍壯麗慷慨。從遠外遠望,年夜殿似五層樓房,實際只要三層,這三層各屬分歧的建筑風格。據有關文獻記載,“烏孜”年夜殿的建筑汲取了西躲、中國內地和印度的構造風格。

桑耶寺的中間主殿烏孜年夜殿

  “烏孜”年夜殿四方各建一殿,分別是白林、阿雅巴律林、強巴林、桑結林四座神殿,代表佛經上所謂四年夜洲,在四年夜洲的四周又建有參康林、參瑪林、頓窮拉巴林、達角倉瑪林、甲珠甲卡林、隆丹白薩林、桑丹林、那措扎扎林、白哈貢則林八座小神殿,代表所謂的八小洲,還有日、月兩洲。主殿四角又建紅、綠、黑、白四塔,以鎮服一切兇神魔剎,避免天災人禍的發生。白塔建在年夜殿東南角,形制與北京北海的白塔略,皆用石塊、石板砌成,因塔體全為白色故名“白塔”。在塔基的方形圍墻上,立有108座小塔,塔身方形,在腰部以上逐層收分如階梯,上有覆缽形塔腹。但覆缽扁平而寬年夜,沒有龕門,寶剎上置十七環相輪。在轉經道旁有十六羅漢石像,分別雕鏤在邊長為0.74米的方形石板上,極為精致。紅塔建在年夜殿的東北角,造形極為特別,塔身用磚石砌成,形方而實圓,狀如覆鐘,腰部以上呈環狀紋,上部為覆缽形塔腹,寶剎之上置兩段相輪,上為七環,包養網 下為九環,塔身為土紅色并泛有光澤。黑塔建,剎盤上托寶劍。第二級相輪七環,上即瓶蓋和寶珠。塔身為條磚砌成,全為玄色。綠塔建在年夜殿的東北角,立體呈四方多角形。塔基甚高,沿階數級而達第一層,四面各有龕室三間,內有泥像,每面都有明梯通往二層。二層每面只要龕室一間,亦各有泥像。第三層為覆缽形的塔身,上置相輪寶剎,剎身很長。相輪分為三級,每一級自方形托盤上置相輪九環,中間一段為第二級,有相輪七環,第三級有相輪五環。傘蓋上承寶瓶和寶珠。塔身為綠色琉璃磚砌成。磚為土加粗沙燒制,質地堅硬,釉色蒼郁而富光澤,極其優美。

  塔周圍遍架金剛杵,構成108座小塔,每杵下置一舍利,象征佛法堅不成摧,此外還有一些其它建筑,為護法神殿、僧舍、經房、倉庫等。所有的建筑又圍上一道橢圓形圍墻,象征鐵圍山,四面各開年夜門一座,東年夜門為正門。

  桑耶寺壁畫內容豐富,最有名的當屬長達92米的“史記”,內容講述了宗教對躲地歷史的描寫和久遠的傳說。別的還有“蓮花生傳記”(位于二層明廊南側)、“桑耶寺全景圖”,以及描寫躲族先平易近風土著土偶情的各類壁畫。

桑耶寺壁畫長達92米的“史記”

  烏孜年夜殿正門口有一座石碑和一口銅鐘,還有石獅一對,形制鉅細完整分歧。石獅通高1.23米,形態古樸,豪邁無力,嘴鼻凸起,額部后縮,雙目有神,背披螺吉,頂系寶鈴,長尾上卷,兩耳下耷。這些都是吐蕾時期的珍貴文物。

  桑耶寺的年夜殿正門的門楣上原掛有清代天子所題“格魯伽蘭”的匾額,惋惜現已不存。現在尚能見到的是年夜殿二門上懸掛的“年夜千普佑”清代匾額,長2.92米、寬1.38米,周圍金龍框邊,蘭地金字,圖章和題名均被毀失落,不知系哪位天子的手筆。

  2、布達拉宮

  (躲語bo da la,威利:po ta la)坐落在西躲首府拉薩市區東南的瑪布日山(紅山)上,在當地崇奉躲傳釋教的國民心中,這坐小山猶如觀音菩薩棲身的普陀山,因此用躲語稱此為布達拉(普陀之意)。布達拉宮是一座規模巨大的宮堡式建筑群,始建于公元7世紀40年月。是西躲主要的宗教、文明代表。它最後是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包養 成公主而興建的,17世紀重建后,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也是西躲政教合一的統治中間。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躲式風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宮中還加入我的最愛了無數的珍寶,堪稱是包養 一座藝術的殿堂。1961年,布達拉宮是中華國民共和國國務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4年,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明遺產。

布達拉宮

  一、建筑歷史

  布達拉宮始建于7世紀吐蕃王朝松贊干布時期。7世紀初,松贊干布統一各部,建都邏些(今拉薩),樹立吐蕃奴隸制政權。641年,他與唐王朝聯姻,為迎娶文成公主,在瑪布日山上建築了宮殿。因為松贊干布把觀世音菩薩(世間安閒佛)作為本身的本尊佛,所以就用佛經中菩薩的住地“布達拉”來給宮殿定名,稱作“布達拉宮”。當時建築的宮殿有999間,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間,外有三道城墻,是吐蕃王朝的政治中間。可是在赤松德贊統治時期遭受雷火燒毀了一部門。后來在吐蕃王朝滅亡時,宮殿也幾乎所有的被毀,只留下了兩座佛堂幸免于戰火。此后隨著西躲的政治中間移至薩迦,布達拉宮也一向處于破敗之中。后因雷擊和戰亂受嚴重破壞。年夜規模的營建在17世紀:1645年(躲歷木雞年),五世達賴喇嘛為鞏固政教合一的甘丹頗章處所政權,由第司索郎繞登掌管,重建布達拉宮“白宮”及宮墻城門角樓等。1653年,五世達賴進住宮中,并把政權機構由哲蚌寺遷來。從這時包養網 起,歷代達賴喇嘛都棲身在這里,嚴重的宗教和政治儀式也都在這里舉行,布達拉宮由此成為西躲政教合一的統治中間。五世達賴往世后,為安置靈塔,宮廷總管第巴?桑結嘉措繼續擴建宮殿,構成紅宮。在紅宮建築時,除了當地工匠,清當局和尼泊爾當局也都派出匠師參與,天天的施工者多達7700余人。整個布達拉宮到1693年基礎落成,總共歷時48年,耗資約白銀213萬兩。1690年(躲歷鐵馬年),第司桑杰嘉措為五世達賴喇嘛建築靈塔,擴建了“紅宮”。1693年(躲歷水雞年)工程完工。以后歷世達賴喇嘛增建了5個金頂和一些附屬建筑。特別是1936年(躲歷火鼠年)十三世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建成后,構成了布達拉宮本日的規模。

  1959年包養 ,十四世達賴丹增嘉措離開西躲。此后,布達拉宮就不再是政治活動的場所,而只保存了宗教的效能。1989年至1994年國家投資國民幣5500萬元進行第一期搶險加固維修。2002年起又實施了投資1.7億元的以基礎地壟加固為主的二期維修。

  二、重要建筑

  布達拉宮是雪域高原的標志性建筑,同時也是寶貴的世界文明遺產之一。布達拉宮整體為石木結構,依山勢構筑,東西長約360米。共13層,主樓高達117米。宮殿外墻厚達2—5米,基礎直接埋進巖層。墻身所有的用花崗巖砌筑,高達數十米,每隔一段距離,中間灌注鐵汁,進行加固,進步了墻體抗震才能,堅固穩定。整個建筑占空中積13萬平方米,鉅細房間二千余間。屋頂和窗檐用木制結構,飛檐外挑,屋角翹起,銅瓦鎏金,用鎏金經幢,寶瓶,摩蝎魚和金翅烏做,脊飾。閃亮的屋頂采用歇山式和攢尖式,具有漢代建筑風格。屋檐下的墻面裝飾有鎏金銅飾,抽像都是釋教法器式八寶,有濃重的躲傳釋教顏色。柱身和粱仿上布滿了鮮艷的彩畫和華麗的雕飾。內不廊道交錯,殿堂雜陳,空間波折莫測,置身此中,步進奧秘世界。

  現存布達拉宮的設計、布局、資料、工藝、裝飾等均保留了自7世紀始建以來,歷次嚴重增擴建和重建的歷史原狀,真實性很高。布達拉宮依山建造,由白宮、紅宮兩年夜部門和與之相共同的各種建筑所組成。眾多的建筑雖屬歷代分歧時期建造,但它各宮殿的建築都非常奇妙天時用了山形地勢,使整座宮寺建筑顯得很是雄偉壯觀,而布局又非常協調完全,在建筑藝術的美學成績上達到了無與倫比的高度,創造了一項世界土木建筑工程史上令人驚嘆的天賦杰作。宮宇疊砌、迂回波折、同山體有機地融會,這是布達拉宮給人最為直接的感觸感染,也是它最凸起的特點。其主樓有13層,自山腳向上,直至山頂。整體建筑重要由東部的白宮(達賴喇嘛棲身的部門),布達拉宮白宮頂層為達賴喇嘛生涯起居的宮殿,分東、西日光殿。中部的紅宮及西部白色的僧房(為達賴包養網 喇嘛服務的親信喇嘛棲身)三部門組成。過往西躲噶廈政權的主要職能機構也都設在布達拉宮,宮內的東西年夜殿曾是主要的宗教和政治活動場所。

  白宮

  因外墻為白色而得名。它是達賴喇嘛生涯、起居的場所,共有七層。最頂層是達賴的寢宮“日光殿”,殿內有一部門屋頂敞開,陽光可以射進,早晨再用蓬布遮住,是以得名。日光殿分東西兩部門,西日光殿(尼悅索朗列吉)是原殿,東日包養網 光殿(甘丹朗色)是后來仿製的,兩者布局相仿,分別是十三世和十四世達賴的寢宮,也是他們處理政務的處所。這里等級森嚴,只要高級僧俗官員才被允許進進。殿內包含朝拜堂、經堂、習經室和臥室等,陳設均非常豪華。白宮的第六層和第五層都是生涯和辦公用房。第四層有白宮最年夜的殿宇東年夜殿(措欽廈)。殿長27.8米,寬25.8米,內設達賴寶座,上懸同治帝書寫的“振錫綏疆”匾額。布達拉宮的嚴重活動如達賴坐床典禮、親政典禮等都在此舉行。

  白宮內部有“之”字型的上山蹬道。東側的半山腰有一塊寬闊的廣場,稱作德央廈,是達賴喇嘛觀看戲劇和舉行戶外活動的場所。廣場的南北兩側建有僧官學校等。

  白宮與扎廈相連。扎廈位于紅宮西側,是為布達拉宮服務的喇嘛們的居想?所,最多時棲身著僧眾25000多人。它的外墻都是白色,是以凡是也被看作是白宮的一部門。

布達拉宮內達賴喇嘛生涯、起居的白宮

  紅宮

  位于布達拉宮的中心地位,外墻為紅色。宮殿采用了曼陀羅布局,圍繞著歷包養 代達賴的靈塔殿建造了許多經堂、佛殿,從而與白宮連為一體。紅宮最重要的建筑是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共有五座,分別是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各殿形制雷同,但規模不等。此中最年夜五世達賴靈塔殿(躲林靜吉)殿高三層,由十六根慷慨柱支撐,中心安置五世達賴靈塔,兩側分別是十世和十二世達賴的靈塔。五世達賴靈塔殿的享堂西年夜殿(措欽魯,亦名司西平措)是紅宮中最年夜的殿堂,高6米多,面積達725.7平方米。殿內懸掛乾隆帝親書的“涌蓮初地”匾額,下置達賴寶座。整個殿堂雕梁畫棟,有壁畫698幅,內容多與五世達賴的生平有關。在紅宮的西部是十三世達賴靈塔殿(格來頓覺),建于1936年,是布達拉宮最晚的建筑。其規模之年夜也可與五世達賴靈塔殿相媲美,殿內除了靈塔,還供奉著一尊銀造的十三世達賴像和一座用20萬顆珍珠、珊瑚珠編成的法物“曼扎”。

布達拉宮內建有各類佛殿及歷代達賴喇嘛靈塔的紅宮

  布達拉宮還有一些附屬建筑,包含山上的朗杰札倉、僧官學校、僧舍、東西天井和山下的雪城及西躲處所當局的馬基康、雪巴列空、印經院以及監獄、馬廄和布達拉宮后園龍王潭等。此中宮墻內的山前部門叫作“雪城”,分布著原西躲當局噶廈的辦事機構,如法院、印經院、躲軍司令部等。此外還有作坊、馬廄、供水處、倉庫、監獄等宮廷輔助設施也都設在這里。宮墻內的山后部門稱做“林卡”,重要是一組以龍王潭為中間的園林建筑,是布達拉宮的后花園。五世達賴重建布達拉宮時在此取土,構成深潭。后來六世達賴在湖心建造了三層八角形的琉璃亭,內供龍王像,故此稱為龍王潭。

  布達拉宮地點的紅山的右側還有一座藥王山,山上有17世紀建造的一座躲醫學院。宮前公路南側有一塊“達扎路恭紀功碑”,是吐蕃贊普赤松德贊為表揚其年夜將達扎路恭于唐廣德元年(763年)率兵攻掠長安而樹立的。在宮墻周邊,近年來新建了不少商業設施,與布達拉宮莊嚴肅穆的氣氛構成強烈的反差。白宮的周圍是五世達賴時期仿晚期宮堡情勢重建的廈經卻、結布卻、宇經卻、丹瑪卻等堅固森嚴的圓堡建筑。

  布達拉宮主體建筑的東西兩側分別向下延長,與高峻的宮墻相接。宮墻高6米,底寬4.4米,頂寬2.8米,用夯土砌筑,外包磚石。墻的東、南、西側各有一座三層的門樓,在東南和東南角還各有一座角樓。宮墻所包圍的范圍全都屬于布達拉宮。由布達拉宮正門拾級而上,有一平展廣闊的平臺,名曰德陽廈,面積為1600余平方米,這是歷代達賴進行喜慶娛樂活動的場所。其西面為白宮主樓,東面為僧官學校,南北面為住房。從平臺走上白宮并列著三排木質扶梯。當中的扶梯供達賴專用,兩邊扶梯則供僧眾和官員高低。其廊道稱松格廓廊道,廊道四壁均繪有壁畫,此中北壁繪有文成公主進躲圖,南壁繪有五世達賴喇嘛暮年封桑杰嘉措為第斯(執政)的文告。穿過松格廓廊道便到了白宮最年夜的宮殿東年夜殿。北佛殿供有五世達賴喇嘛的坐像,其上覆蓋金色屋頂,外觀富麗堂皇。內有達賴喇嘛讀經室。

  三、重要殿宇

  布達拉宮的白宮和紅宮內散落著四十多處殿宇和歷代達賴喇嘛靈塔殿,重要有:

  東年夜殿

  寂圓滿年夜殿(措慶夏司西平措)。系白宮主殿,也是布達拉宮最年夜的殿堂。面積為717平方米,內有34根柱。北側面設達賴喇嘛寶座,上方懸清乾隆天子御書“涌蓮初地”匾額。殿內四壁滿繪宗教故事和歷史人物的壁畫,面積達280平方米,此中五世達賴喇嘛進京覲見清順治天子的壁畫是極為珍貴的藝術品和歷史資料。殿內木構梁檁均有木雕鏤空佛像以及各種動物和花紋圖案。

  東年夜殿是布達拉宮舉行作主要政務活動的宮殿。據史料記載,自1653年清朝順治天子以金冊金印敕封五世達賴起,達賴轉世都須獲得中心當局正式冊封,并由駐躲年夜臣為其掌管坐床、親政等儀式。此處就是歷代達賴舉行坐床、親政年夜典等嚴重宗教、政治活動的場所。殿正中供著格魯派創始者宗喀巴的坐像,其周圍環繞著數十尊小型的金佛。其旁又有一座經堂,供奉寧瑪派祖師蓮花生。

白宮內東年夜殿

  西日光殿

  此殿是晚期修筑的達賴喇嘛的起居宮,位于白宮頂層。由福地妙旋宮、福足欲聚宮、喜足絕頂宮、寢宮和護法殿組成。

  東日光殿

  此殿是十三世達賴喇嘛暮年擴建的起居宮,位于白宮頂層。由喜足光亮宮,永固福德宮、護法殿、長壽尊勝宮和寢宮組成。

  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殿

  本日的布達拉宮規模是在十三世達賴手中完成的。1923年,十三世達賴喇嘛正式維修布達拉宮。這項工程除對布達拉宮東殿的上、中、包養網 下內寢進行維修外,還修復了紅宮金頂及金頂下木制哲鵬、牛毛幢、寶幢、怪柳女墻、飛檐;創新薩松朗杰、皖噶侍衛寢室、帕巴拉康、新舊年夜廳內外的墻壁彩繪;更換腐爛木材;重繪歷輩達賴喇嘛生平壁畫;擴建布達拉宮后院印經所;維修時輪殿堂等等。別的,他還新刻了《甘珠爾》年夜躲經,新建了寄存木刻板的“雪巴爾康”所屬的年夜面積衡宇建筑。

  據載,十三達賴平昔很是勤學,曾聘請不少教員學習“蘭札”、“烏爾都”漢文、蒙文、英文等各種文字。他不單精曉佛學,並且研討政治學,法令學、經濟學、地理字、音韻學、地輿學、醫學等各種新學說。他著有《佛師普覺傳及建塔史略》等。十三世達賴喇嘛據傳非常喜愛馬、狗、鸚鵡、畫眉鳥等動物。他擴年夜羅布林卡動物園種類,并唆使飼養員要以慈悲之心養護動物。在布達拉宮東日光殿會見廳的柱子上至今掛著一幅優美的十三世達賴喇嘛肖像畫,其腳邊就臥著一條毛茸茸的玄色長毛狗,印證了他很是喜歡動物的傳說。

  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通高12.97米,用優質黃金包裹的靈塔面鑲嵌的珠寶上萬顆,可謂世間珠玉包養 寶石蕓萃。殿內陳設著各種法器、祭器。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坐像前陳設一座由20萬顆珍珠串成的珍珠塔(曼陀羅)。第3層樓四壁均為十三世達賴喇嘛平生的傳記壁畫。

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金頂,建于1936年,為最早期的一個金頂。

  彌勒佛殿(強康)

  主供彌勒佛泥像。擺佈為長壽3尊,仙女頓珠卓瑪等,殿內沿供有其他佛像和佛塔,西側設有八世達賴喇嘛寶座。

  金頂

  金頂位于面達拉宮的最高處。金頂指的是靈塔殿和包養 主供佛殿的鎏金屋頂,共7座,金頂上有許多鎏金裝飾。金頂區周圍,另有經幢、經幡等裝飾。

  金頂群,布達拉宮頂上由五世、七世、九世、十世、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殿金頂和圣觀音殿金頂,組成了布局奇異、金碧輝煌的金頂群。

  壇城殿(魯朗康)

  殿堂中間為桑旺堆巴壇城,東面為德卻壇城,西面為吉杰壇城。桑旺堆巴(密集)、德卻(勝席家的冤屈讓這對夫妻的心徹底涼了,恨不得馬上點點頭,退婚,然後再跟狠狠不義的席家斷絕一切往來。樂)、吉杰(年夜威德)均為密宗本尊。殿內周圍繪聲繪有壁面,年夜都是釋教名人名寺及教史。

  長壽具樂殿(其美德丹吉)

  此殿堂設有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寶座,沿墻的佛龕中供奉千尊無量壽佛像。殿內還供奉“埃革則底”護法神和宗喀巴泥像等2000余尊佛像。

  上師殿(喇嘛拉康)

  殿內重要供奉著西躲有名上師的泥像。佛龕中另有吐蕃王朝贊普像、賢者像等數千尊和佛塔上百座。

殊勝三界殿(薩松朗杰):這是紅宮中一座主要的佛殿,有些嚴重活動在此殿舉行。殿內供奉一塊用躲、漢、滿、蒙4種文字書寫的“當今天子萬歲,萬萬歲”牌位。牌位上方所供為清乾隆天子肖像。周圍有金剛持、宗喀巴等泥像。殿內另有十三世達賴喇嘛用萬兩白銀鑄包養 造的十一面音像。

紅宮內舉行嚴重佛事活動的殊勝三界殿

  西佛殿(司西平措)

  五世達賴喇嘛的享堂,也是紅宮最年夜的玄殿。五世達賴喇嘛進京朝見清順治天子的壁畫,處于顯要部位。殿堂高3層,內有16根柱,殿中心供奉的五世達賴喇嘛靈塔通高12.6米,塔身用金皮包裹,耗費黃金3721公斤,塔面鑲嵌各種珠寶上萬顆,殿內另有十世和十二世達賴喇嘛靈塔,以及8座鑲有各種珠寶的銀質善逝佛塔等。

  七世達賴喇嘛靈塔殿

  七世達賴喇嘛靈塔供奉在殿堂中心,殿內另有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坐像,以及佛龕、經書架等。

  圣觀音殿(帕巴拉康)

  殿門上方懸掛清同天子御書“福田妙果”匾額。殿內正中心供奉的檀噴鼻木質安閒觀音像,為松贊干布所依本尊,屬布達拉宮的稀世珍品,另有合金質的六面閻羅王等許多珍貴的佛像和佛塔。

  八世達賴喇嘛靈塔殿

  殿內重要供奉八世達賴喇嘛降白嘉措坐像及其靈塔,并在靈塔前供有八瑞物、八吉利、七政寶等。

  九世達賴喇嘛靈塔殿

  殿內重要有九世達賴喇嘛靈塔、九世達賴喇嘛隆朵嘉措和宗喀巴的坐像,另有經書架等。

  時輪殿(堆廓拉康)

  殿中間有銅質鎏金時輪壇城1座,其周圍有時輪神像和歷算家泥像100余尊。

  釋迦能仁殿(土旺拉康)

  主供釋教鼻祖釋迦牟尼泥像,兩側擺列其八年夜門生立像,殿內設有七世達賴喇嘛寶座以及寄存手抄甘珠爾經典。

  無量壽佛殿(蔡巴拉康)

  殿中間的佛座上供奉9尊無量壽佛泥像以及白度母、綠度母泥像各1尊。殿堂周圍滿繪壁畫。

  法王洞(曲吉竹普)

  系七世紀葉蕃時期的建筑,被西躲釋教徙尊稱為法王的松贊干布當年曾在此修行。殿內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以及吐蕃王朝年夜臣噶爾東贊(祿東贊)和吞米.桑布扎等泥像,后者相傳為躲文創始人。另有晚期珍貴的壁畫。

  普賢追隨殿(公桑吉珠康)

  殿中間佛座上供奉銅質鎏金釋迦尼坐佛,擺佈為觀世音和五世達賴喇嘛像等。

  響銅殿(利馬拉康)

  此殿供奉的佛像皆為響銅(合金)鑄造,有釋迦牟尼像、無量光像等約3000余尊,此中年夜明宣德和永樂時內地制造的泥像可達上百尊。

  菩提道次序遞次殿(朗仁拉康)

  主供躲傳釋教祖師宗喀巴坐像,殿內還供奉格魯派及噶當派名人銅像等。

  持明殿(仁增拉康)

  主供躲傳釋教寧瑪派祖師蓮花生銀鑄泥像,其東側為8尊蓮花生傳承祖師泥像,西側為8尊蓮花生變身泥像。殿內另有8座銀鑄善逝佛塔,經書架上寄存著第司桑杰嘉措時精刻的甘珠爾經。

  世襲殿(沖熱拉康)

  殿堂正中并列供奉金質釋迦牟尼泥像和銀質五世達賴喇嘛泥像,其右側是一世到四世達賴喇嘛泥像等。西側是藥師八如來泥像。鄰西墻是十一世達賴喇嘛克珠嘉措坐像及其靈塔。東、北壁的經書架上寄存著躲文丹珠爾經。

  四、重要文物

  布達拉宮是躲族文明的宏大寶庫,宮內收藏的各類歷史文物和工藝品數量單一。宮內加入我的最愛了大批文物珍寶,有各式唐卡(釋教卷軸畫)近萬幅,金質、銀質、玉石、木雕、泥塑的各類佛像數以萬計。此外還有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明清天子的赦書、印璽,各界贈送的印鑒、禮品、匾額和經卷,宮中自用的典籍、法器和供器等。此中如金汁書寫的《甘珠爾》、《丹珠爾》(兩者都是躲文的《年夜躲經》)、貝葉經《時輪注疏》、釋迦牟尼指骨舍利、清朝天子御賜的金冊金印等都堪稱稀世珍寶,價值連城。據初步統計,現有玉器,瓷器、銀器、銅器、綢緞、服飾、唐卡共7萬余件,經書6萬余函卷。其金屬冶煉、壁畫、彩畫、木雕等各方面均聞名于世,它的各部門裝飾設計、裝飾風格、裝飾(雕鏤、壁畫、彩畫等)藝術都體現了以躲族為主,漢、蒙、滿各族能工巧匠高明的技藝和藝術水準。

  布達拉宮的壁畫、彩畫、獨樹一幟,布達拉宮內部建筑無不著色,殿堂、宮室等主要建筑普通都有壁畫。居室也要畫出墻裙和幔帳。木作部門更是精雕細刻,彩繪艷麗。壁畫題材廣泛,有表現歷史人物、歷史故事的畫圖;也有表現宗教神話、佛經故事的題材;還有表現建筑、風俗、體育、娛樂等富于生涯氣息的內容。豐富多彩,猶如觀看一部西躲歷史、風情的畫卷。吐蕃三法王、達賴、班禪、文成公主、赤尊公主、桑結嘉措等人的肖像和文成公主進躲圖、五世達賴朝覲順治天子、十三世達賴覲見圖在布達拉宮壁畫中占有很主要位置。把這些西躲歷史上叱咤風云的人物畫進佛堂宮室中,是西躲壁畫的一年夜特點。表現宗教神話和佛經故事的壁畫,多采用橫卷情勢,將每組畫面連綴起來,橫向展開。每組畫又往往設定一尊年夜型佛像或菩薩作為畫面的中間,周圍交叉佛傳故事,構圖嚴謹。從建筑題材的壁畫中可以看到當年建築年夜昭寺、桑耶寺、布達拉宮等寺廟宮殿的勞動場面,還能欣賞到西躲各地寺廟的壯觀氣象。

布達拉宮墻壁上優美的繪畫

  布達拉宮的重要殿堂都是雕包養 梁畫棟,金碧輝煌。圖案內容有云紋、卷草、纏枝卷葉、寶相花、西番蓮、石榴花、法輪寶珠、梵文六字真言,八寶圖及佛像、獅、象等各種植物花紋。有雕鏤,也有彩畫。雕鏤情勢有”壓地隱起”和”剔地包養 起突”兩種,即浮雕和半圓雕。也有雕鏤花紋是采取預先刻好花紋,再貼到梁、柱、雀替、斗拱之上的作法。顏色以朱紅、深紅、金黃、橘黃等熱色為底色,襯以青、綠為主的冷色。顏色艷麗,對比強烈。

布達拉宮內的木雕彩繪

  唐卡

  系躲語,即錦緞鑲邊的布軸畫或絲繡。兩者無論是內容還是表現技法都非常類似。壁畫與唐卡的題材非常廣泛,有歷史事務、人物傳包養 記、宗教教義、西躲風土、平易近間傳說、神話故事等等,觸及政治、經濟、歷史、宗教、文藝、社會生涯各個方面,堪稱是抽像的百科全書包養網 。這些高深的藝術品是躲族文明的史詩。 按繪畫所表現的內容可分為:

  宗教畫

  有佛、菩薩、天王、度母、天女、密宗本尊和護法神等偶像畫。年夜昭寺、扎什倫布寺,以一組廊院專門繪制千佛,氣勢很年夜。宗教畫中還有辨經、跳神、弘法、傳經等宗教活動和表現宗教世界觀的“壇城”畫(金科)、“須彌山”圖、“六道輪回”圖。

  西躲布達拉宮內躲有大批的唐卡,有分歧時期、分歧類型的唐卡,這些唐卡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是我國甚至世界繪畫藝術品中一顆殘暴的明珠。布達拉宮的二幅年夜唐卡長達五十余米。為了寄存這二幅年夜唐卡,布達拉宮賽佛臺腳下,還專門建造了一幢340平方米的二層樓房作庫房。每年躲歷仲春三旬日拉薩要舉行賽寶法會,哲蚌寺廟的幾千喇嘛身穿佛衣,手持各種珍貴樂器、祭器、旗帳幡等物,自豪昭寺出發包養網 ,過疏璃橋,到布達拉宮前舉行宗教儀式和各種扮演,這時,賽佛臺上就掛出這二幅宏大的唐卡佛像,極為壯觀。布達拉宮紅宮第六層壁畫回廊南側的一幅“賽寶會”壁畫,就是描繪懸掛唐卡的情形。這幅壁畫的畫面場景巨大,從布達拉宮一向到年夜、小昭寺,畫中人物不下千余個。很是氣魄和壯美。

吉利時輪(明代——刺繡),14世紀作品;

壇城(清代——布畫),三頭八臂年夜白傘蓋本尊之壇城。17世紀系欽孜派作品

  靈塔

  在布達拉宮豐富的躲品中,最主彩修被分配到燒火的工作。一邊幹活,一邊忍不住對師父說:“姑娘就是姑娘,但其實只有老婆、少爺和姑娘,你什麼都能搞要的是安置歷代達賴喇嘛遺體的靈塔。從五世到十三世,除了被剷除教職的六世外,其余八位都建造了奢華的靈塔。這些靈塔鉅細有別,但情勢雷同,均由塔頂、塔瓶和塔座組成。塔頂普通十三階,頂端鑲以日月和火焰輪。塔瓶寄存遺體,分紅內外兩間。外間設佛龕,供千手千眼觀音像,內間一床一桌,床上安置達賴尸棺,書桌上放置達賴生前用過的一套法器和文房用品。一切靈塔都以金皮包裹、寶玉鑲嵌,顯得金碧輝煌。此中五世達賴的靈塔高達14.85米,是宮中最高的靈塔,塔身用黃金包裹,共花費1.9萬兩黃金,白銀104萬兩和15000多顆珍珠、瑪瑙、寶石等。五世達賴喇嘛遺體為坐式,兩側安頓著十一世與十二世達賴喇嘛遺骸的小靈塔。十三世達賴的靈塔也高達14米,靈塔里有一顆年夜象腦里天生的比年夜指拇還年夜的珍珠。并嵌滿各種珠寶玉石,建造中耗費黃金11萬兩。其它幾座靈塔雖不如達賴喇嘛靈塔高峻,其表面的裝飾同樣應用大批黃金和珠寶,可謂價值連城。

  3、年夜昭寺

  “昭”為躲語音譯,意為佛,故稱年夜昭寺,即供奉年夜佛的神殿。年夜昭寺別名“祖拉康”(躲語意為經堂)、“覺康”(意為釋迦牟尼),位于西躲拉薩老城區中間。年夜昭寺始建于647年,距今已有1350年的歷史。是躲王松贊干布為紀念文成公主進躲而建,后經歷代修繕增建,構成龐年夜的建筑群。該寺院是躲傳釋教黃教派的有名寺廟,是西躲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筑。2000年11月,年夜昭寺作為布達拉宮的擴展項目被被同意列進《世界遺產名錄》,列為世界文明遺產。亦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夜昭寺別名“祖拉康”、“覺康”,意思是有釋迦牟尼像的佛堂。這尊釋迦牟尼像即是由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時的等身鍍金像,它在釋教界具有至高無上的位置。相傳年夜昭寺是由松贊干布先后聯姻的尼泊爾赤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配合掌管興建。傳說當時拉薩平原遍布湖沼,躲王松贊干布的尼泊爾妃子赤尊公主欲建寺廟,供奉她從家鄉帶來的釋迦佛祖8歲等身像。可是,白日建寺,夜里傾圮。這時,赤尊聽說剛從長安到來的文成公主理解陰陽八卦、善勘輿地形,便派女仆帶上一升金粉的禮物登門請教。文成經過勘輿和測算,認為西躲地形如一宏大魔女仰天而臥,拉薩城中間是魔女的心臟,臥塘湖(年夜昭寺現址)是魔女的血汗匯成,在此處填湖建寺可以鎮魔。為使“女魔”四肢遭到把持,人們在她身上釘了12根釘子。傳說這12根釘子就是現今年夜昭寺主殿內的12根柱子;要建成供奉釋迦牟尼的寺廟,還須調集1000只白山羊馱運土石,才幹完成這樣的好事。松贊干布和尼泊爾公主采納了文成公主的主張,征集了許多平易近夫和1000只白色山羊,開始填湖建寺。年夜昭寺開光的時候,松贊干布和他的兩位妃子赤尊公主與文成公主感念白山羊的好事,囑咐匠人雕出一只白色山羊,安包養 頓在年夜殿一角,讓它享用信徒噴鼻客的朝拜和祭奠。神廟也命名為“熱阿曲朗祖拉康”,意為“山羊負土變幻的釋迦神廟”。

西躲年夜昭寺

  年夜昭寺經歷代屢次整修、增拓,構成了現在占地25100余平方米的宏偉規模。是西躲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筑,也是西躲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筑,并且開創了躲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式。它有5座金頂、108個佛殿,統攝苯教、寧瑪、薩迦、噶舉、格魯等西躲釋教的五年夜教派和各教派所信奉的佛、菩薩、本尊、祖師、護法諸神像。年夜昭寺坐東向西,殿門邊框上雕鏤著蓮花、飛天、禽獸,可見唐代建筑風格。殿頂為躲式金頂和法輪。年夜昭寺年夜殿高4層,整個建筑金頂、斗拱為典範的漢族風格。碉樓、雕梁則是西躲樣式,主殿二、三層檐下擺列成行的103個木雕伏獸和人面獅身,又呈現尼泊爾和印度的風格特點。殿正中供奉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時等身鍍金銅像。兩側配殿供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尼泊爾赤尊公主等泥像。周圍走廊壁畫琳瑯滿目,有釋教故事、人物事跡、密宗壇城及建寺經過等多種內容,主殿二、三層檐下包養 ,有成排的木雕伏獸和獅身人面泥質半圓塑雕。全寺建筑以躲式為主,兼具唐代建筑風格,并有尼泊爾和印度的某些建筑藝術特點。年夜昭寺的正門進口處後面,豎立著兩塊石碑,南邊一塊是唐蕃會盟碑,又稱“長慶會盟碑”或“甥舅和盟碑”。

  寺內有長近千米的躲式壁畫《文成公主進躲圖》和《年夜昭寺建築圖》,還有兩幅明代刺繡的護法神唐卡,這是躲傳釋教格魯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兩尊,為難得的藝術珍品。

年夜昭寺主殿

  年夜昭寺不僅僅是一座供奉眾多佛像、圣物以使信徒們跪拜的殿堂,它還是釋教中關于宇宙的幻想形式――壇城(曼陀羅)這一密宗義理立體而真實的再現。

  唐蕃會盟碑

  在年夜昭寺的正門進口處前,又稱“長慶會盟碑”或“甥舅和盟碑”。碑高342厘米,寬82厘米,厚35厘米,用漢躲兩種文字刻成。這是公元823年,吐蕃贊普為紀念長慶元年至二年間的唐蕃會盟所建。

  公元704年,吐蕃第四代贊普赤德祖贊繼位后,派官員到長安請求聯姻,經過長期的盡力,唐中宗終于答應將金城公主嫁給他。公元710年,金城公主進躲。這次聯姻,是繼文成公主和松贊包養網 干布之后的又一次躲漢聯姻史上的嚴重事務。據歷史記載,從公元706年到822年,吐蕃和唐朝之間的會盟達8次之多。公元823年所立的唐蕃會盟碑,記載的是第八次會盟的盟文。穆宗長慶元年(821),第八代贊普赤熱巴巾派青鳥使論納包養 羅向唐請盟,當年9月會盟于長安西郊。第二年在拉薩設盟臺,吐蕃最高僧官本參布參加會盟并誦誓約;長慶三年(823)立碑,唐朝青鳥使太仆寺少卿杜載等參加落成典禮。唐穆宗繼位后,唐蕃雙方為長期息爭,決定“刻日月于巨石”,甥舅會盟之約。這塊“唐蕃會盟碑”至今依然無缺。碑文記載:“舅甥二主,商議社稷如一,結立年夜和盟約,永無渝替!神人俱以證知,生生世世,使其稱贊。”碑文中強調了唐文成、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贊普,締結了舅甥姻好之事;追溯唐蕃的歷史和功業,并記載了這次會盟的經過、立石年代以及雙方參加登壇會盟的官員名單。這塊會盟碑表達了漢躲歷史長久的親密關系,是漢躲歷史上一件可貴的文物。

  唐蕃會盟碑之側還有一塊漢躲兩體文字的碑文,立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文字已漫漶難以辨認。唐蕃會盟碑南側有株唐柳,相傳是文成公主將皇后在長安灞橋所賜的柳枝帶來西躲,并親手種植于年夜昭寺周圍,所以也稱“公主柳”。公主柳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盡管它現已繁茂,卻仍然被人們珍視。據傳,西躲原無柳樹,而現在各地的柳樹都是從文成公主所帶樹苗而發展起來的寺內保留有唐代樂器及相傳為文成公主應用過的石制盥洗器具等文物。明代中官楊英、袁琦等人進躲所立石碑,在正殿年夜彌勒佛像后,字跡多不成辨認,立碑年月約在永樂至宣德年間。這些都是漢躲共處一個和氣的平易近族大師庭的歷史見證。

年夜昭寺前“唐蕃會盟碑”

包養網

  彌勒佛殿

  佛殿的主尊是一尊小而精致的彌勒佛像,過往每年傳召年夜法會期間都要抬著這尊佛像沿八廓街包養網 轉經游行。一文殊菩薩像和觀音菩薩像分立于這尊佛像的擺佈兩倒,而這兩尊菩薩像旁又分別是一尊跏趺的包養網度母像。此外,墻邊的四尊憤怒相的護法神是守護這座佛殿的。門的右邊是多聞天王(四年夜天之一),左邊是財神詹巴拉。祭壇上是一尊跏趺的杰瓦布姆喇嘛像,他曾在拉薩建築了堰壩,從而使拉薩免遭洪災的侵襲。進門時假如仔細看佛堂的左下角落,就會看到一只小的石山羊。這就是傳說中的背土填臥塘湖的圣羊。

  祖孫三法王殿

  佛殿主尊是躲王松贊干布,左邊是躲王赤松德贊,右邊是躲王赤祖德贊。這三位躲王執政時期是吐蕃的壯盛時期,在他們的鼎力攙扶下,釋教才得以傳人吐蕃,并在此發展繁榮。他們是西躲歷史上最偉年夜的三位法王,傳統上將他們稱為“祖孫三法王”。

  度母殿

  佛堂供奉的是度母。殿正中的年夜佛像便是度母像,在她身后的玻璃柜中是她的重要化身“二十一度母”像。佛龕的右側有六尊佛像,前三尊是被稱為“師君三尊”的一組佛像,即寂護堪布,蓮花生軌范師以及法王赤松德贊。別的三尊是“師徒三尊”,即宗喀巴年夜師及其兩年夜門生克主杰和賈曹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