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題名中的整全性哲學意涵
作者:白宗讓(噴鼻港中文年夜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助理傳授)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時間:孔子二五七四年歲次癸卯玄月初九日甲寅
耶穌2023年10月23日
關于《周易》一書題名中二字的含義,歷代已有多種解釋。本文在簡要梳理後人觀點的基礎上,提出一種“整全性哲學”意涵。
關于“周”的解釋
在歷代對《周易包養條件》之“周”的解釋中,影響最年夜的當屬唐代孔穎達包養違法主編的《周易正義》。此書重要對王弼、韓康伯的注釋進行了疏解和補正,定稿后即成為科舉取士的標準用書,長期立于學官。《正義·卷首·論三代易名》中引漢代鄭玄云:“周易者,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備。”但孔氏棄此說不消,轉而以“周”為地名或許朝代名。地名即殷商時期周族聚居地陜西岐山一帶,朝代名指“以別余代”之周朝。南宋朱熹《周易本義》亦持“代名”說。《正義》對“周”字沒有深究,顧名思義過于獨斷。唐代賈公彥即指出:“《連山》《歸躲》皆不言地號,以義名《易》,則周非地號。”(《周禮·年夜卜》疏)“三易”作為一個體系,定名規則當有分歧性。再者,文王活著時周朝尚包養軟體未樹立,何來朝代定名一說?孔論又以神農為連山(烈山)氏,黃帝為歸躲氏,強行為其朝代說張目,恐是無稽之談。這些遠前人物連司馬遷都搞不明白。“三易”對應的年月普通采用鄭玄“夏曰《連山》,殷曰《歸躲》,周曰《周易》”,神農、黃帝等人物的年月顯然不合適。唐代陸德明《經典釋文》云:“周,代名也;周,至也,遍也,備也,今名書,義取周普”,說明“周”字在用作書名的時候,應該取“周普”的含義,與鄭包養app玄的懂得雷同。當代易學家劉年夜鈞師長教師也持此說。
鄭玄認為《連山》《歸躲》的定名都具性質含義:“連山者,象山之出云,連連不絕。歸躲者,萬物莫不歸躲于此中。”(《正義·卷首》引)同樣,“周易”也當指向某種哲理內涵,即“易道周普,無所不備”。孔論之周地、周代說均不具哲學性。賈公彥曰:“《周易》以純《乾》為首,乾為天,天能周匝于四時,故名《易》為‘周’也。”(《周禮·年夜卜》疏)“周匝”與“周普”分別指時間包養情婦性質上的首尾相連與空間性質上的無所不包,此二說均具整全性哲學意涵,貼合《系辭上》對《周易》一書性質之界定:“《易》與六合準,故能彌綸六合之道。仰以觀于地理,俯以察于地輿,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逝世生之說;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六合類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全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范圍六合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在前人心目中,“六合”代表一切萬有,以六合為原型的《周易》可以“彌綸六合之道”,可以囊括幽明、始終、逝世生、鬼神等一切已知和未知的存在;在這些二元范疇中,凡人只能看到事物明顯的一面,而看不到隱蔽的一面。《周易》本質上不是神學,而屬于“探賾索隱”類的哲學反思,通過整全的觀念將未知與奧秘領域納進視野,并保存了某種敬畏感。《周易》具有某種奧秘性,《系辭上》講“退躲于密”,但不是黑箱操縱,更不是神學,而是某種特別的、以感性為主,同時包括奧秘主義的整全包養ptt性哲學。“知周乎萬物”,才幹“道濟全國”。這里的“知”顯然超越了傳統的知識論,而代表一種“范圍六合”“曲成萬台灣包養網物”“通乎晝夜之道”的整全性認知。“不過(周正)”“不遺(周到)”不僅包含空間性與時間性的整全,並且已經達到了形而上之“不謬性”,超出了凡俗聰明或許俗氣品德。
“無方”“無體”指《周易》本體之神妙不測;不局限于方體,才能夠與萬物互通,應變無窮。《管子·樞言》曰:“故先王貴當,貴周。周者不出于口,不見于色,一龍一蛇,一日五化之謂周。”以“龍蛇”喻“周”,即變化莫測。龍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莊子·山木》)。“周”之善“化包養dcard”與《周易》推重“化”的性質相通。《周易》描寫六合互感而“萬物化生”(《彖·咸》),久行周道而“全國化成”(《彖·恒》)。這一點上,“周”與“易”(變化)趨于同義。
“周”是一切人類包養管道精力傳統配合尋求的一種性質,宗教家強調造物主的全知全在,思惟家提出某種哲學理論時起首要考慮其普適性。莊子以“周、遍、咸”三者為“至道”之“狂言”(《知北游長期包養》)。當代書法家林鵬在解釋《周易》題名之“周”時說:“周也者,周正、周密、周到、周詳、周游、周流、周邊、周圍、周而復始也。周之義年夜矣,不成不識也。周而復始恰是《周易》的最基礎精力。”值得留意的是,“周”不是簡單的周而復始,《舊約》認為日光之下并無新事,中國文明不這樣認為。賈公彥“周匝于四時”類似“周期”說或“周環”說,但天道不是簡單地重復過往,而是不斷生生演進的。《周易》六十四卦內含兩極辯證法則,但總體上是一個新新不已、永無盡頭的動態開放體系。萬事萬物在遵守包養犯法嗎否極泰來、剝極而復、損益包養ptt互轉等內在規律的同時,最后都走向既充滿盼望又對未知懷有憂患意識的《未濟》卦,這一點分歧于《新約·啟示錄》式的萬有終結論。
關于“易”的解釋
“易”字很陳舊,甲骨文中已有此字;另據學者考釋,距今4000多年前陶寺出土的朱書扁壺上就有“易”字,絕不是《周易》之后才出現的字。“易”在現代指占筮之書(《周禮·太卜》)或許官名(《禮記·祭義》鄭玄注)。關于《周易》之“易”的解釋亦有多種,從鄭玄的“易三義”(《正義·卷首·第一論易之三名》引)到清代毛奇齡“易五義”(《仲氏易》),此處不再贅述。朱熹以“易”為書名(《本義·第一卷》),棄其哲學含義于不顧;《系辭上》“生生之謂易”又嫌哲學延長太泛。本文僅討論書名含義,擬從漢字象形本質到《周易》象思維一路展開。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曰:“易,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祕書》說日月為易,象陰陽也。”《說文》以“易”為某種動物,此義和書名的關系比較含混;其后引《祕書》“日月為易”則年夜有深意。《祕書》的解釋更陳舊,認為“易”字來自“日月”,取象于陰短期包養陽。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乾坤設位章》曰:“日月為易,剛柔相當。”三國虞翻注云“字從日下月,象陰陽也”(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引)。從字形上看,“易”上邊是“日”,下邊能否為“月”,文字學上還存疑(《說文》:一曰從勿);從義理上講,“日”單獨就可以代指天道從而包括“月”;從《易傳》對作為書名之“易”的闡釋來看,明顯就是日月的組合。漢字的象形本質奠基了中國前人的具象思維,《周易》一書恰是象思維的結晶。“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系辭下》)指明“周易”之“易”來自“象”。前人觀察到天然萬象中最顯著包養網車馬費的就是日月,“懸象著明,莫年夜乎日月”(《系辭上》),所以用日月來代表易象。
日月運行有什么特征呢?《系辭下》曰:“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冷往則暑來,暑往則冷來,冷暑相推而歲成焉。包養感情”日月周天普照,瓜代通行于晝夜,二者結合即在時空上具有了整全性質。《易緯·乾坤鑿度》曰:“易名有四義,今日月相銜。”“相銜”即沒出缺口的圓周運動,代表著周到不掉。由之,“易”也具有了“周”的含義,“周”和“易”幾乎是同義詞,都內含整全性哲學之義。
日月與陰陽觀念的來源很親密,並且陰陽二字在字形上都和日月相關。《系辭上》曰:“陰陽之義配日月”,從天然觀象之“日月”中遂發展出“陰陽”。陰陽觀念恰是《易》體系從符號到思維一以貫之的構建基礎。易道即陰陽之道,《系辭上》曰:“一陰一陽之謂道”“易有太極,是生兩儀”;《莊子·全國》篇曰:“《易》以道陰陽”,說明“易”和“陰陽”之間是一體兩面的關系。
“道陰陽”“象陰陽”使作為書名的“易”具備了哲學內涵,陰陽哲包養網評價理恰是《周易》一書的標簽。《正義》卷首曰:“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謂之為易,取變化之義”。以“易”為“變化”是流傳最為廣泛的解釋,《周易》英文譯名也據此而來,但此義缺乏以說明變化背后的哲理。“日月為易”既涵蓋變化包養網推薦之義,又說明變化的哲理是陰陽互易包養留言板。將陰陽二元辯證推演到萬包養網心得事萬物就是《周易》“探賾索隱”之哲學認知途徑。“三易”(連山、歸躲、周易)都以陰陽爻來占筮,陰陽才是“易”之深層含義。孔子甜心寶貝包養網所向往的“周文”中也包括“周易”;“文”字的本義為紋理錯雜,“物相雜,故曰文”(《系辭下》);周文“監于二代”(《論語·八佾》),“文質彬彬”(《論語·雍也》)恰是陰陽和諧的表征,所以引發了孔子的贊嘆。周朝早期出現了“質不勝其文”(《禮記·表記》)的弊端,此乃“文不當,故吉兇生焉”(《系辭下》),內在緣由是陰陽(文質)掉衡。
整全性哲學尋求及其價值
《易傳》準確懂得了《周易》題名二字中的整全性哲學意涵,其對《周易》一書性質的界定中反復聲名此義:
《系辭上》:《易》廣矣年夜矣,以言乎遠則不御,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六合之間則備矣!
《系辭上》:易簡而全國之理得矣。
《系辭下》:《易》之為書也,廣年夜悉備。有天道焉,有人性焉,有隧道焉。
《系辭下包養ptt》:夫《易》,彰往而察來。
《系辭下》:原始要終。
《系辭下》:其道甚年夜,百物不廢。
《周易》的整全性質,既體現于時間層面(“始終”“往來”),也體現于空間層面(“遠邇”“廣年夜悉備”“百物不廢”)。相較于空間,《周易》更重視時間層面的整全;《周易》以《乾》卦為首,乾為天,“時乘六龍以御天”(《彖·乾》)相當于一種全時之知。此外,“易”背后的陰陽觀念決定了《周易》哲學的整全性不是通過統計學意義上的包羅萬有來實現的,而是從事物的性質來進進的。“兼三才而兩之”(《系辭下》)意味著陰陽兩極思維貫穿一切萬有(六合人)。《周易》以此兩極辯證聰明為樞紐包養行情實現了周到不掉的整全包養意思性,此即“易簡而全國之理得矣”。
在此觀念影響之下,中國現代重要哲學門戶皆以整全性為尋求目標,意圖將一切存在都納進視野并加以照顧,這也是中國文明的獨特價值。《周易》兩極辯證思維與原始儒家之“中庸”有很年夜關系。據清華簡《保訓》,舜所傳承之“中”來自“厥有施于高低遠邇,乃易位設稽,甜心花園測陰陽之物,咸順不逆”。《禮記·中庸》曰:“(舜)執其包養網dcard兩端,用此中于平易近。”《中庸》篇的哲學幻想就是整全性。
原始道家哲學之“道”也具有廣泛性與整全性,《老子》二十五章講“道”的本體屬性為“周行而不殆”,“周行”即動態之“周普”;是以“強為之名曰年夜”,“年夜”即能涵蓋一切。《韓非子·解老》曰:“圣人觀其玄虛,用其周行,強字之曰道。”《莊子·全國》篇認為,“一曲之士”只得“道”之一偏,而“道術將為全國裂”的感嘆說明整全性之珍貴。
啟蒙以來,人類社會在精力與物質兩方面都獲得了宏大進步;但啟蒙三百年后,又發現人類墮入了種種新的窘境,諸如生態環境惡化、貧富差距、可怕主義等,這些始料未及的負面后果已經不成能在啟蒙價值觀內部找到解決計劃。導致這些問題的緣由其實是整全性思維的缺掉,重要體現在技術與生態、資本與平易近生、人與天然、自我與他者等關系中,只以技術、資本、人類中間、自我價值至上,沒有顧及其他方面的好處,問題永遠不會獲得解決,也不成能實現全人類可持續的配合繁榮。這些問題有兩年夜特征:一是問題已包養甜心經超越了一國所能包養網推薦獨自解決的范圍,需求全人類一起配合;二是拒絕某一種文明或價值觀的獨裁,需求文明對話與懂得。在這些問題眼前,感性原則由于二律背反的問包養網單次題顯得過于包養網ppt單薄,需求引進一種厚重而整全的價值觀來照顧加倍廣泛的各包養dcard方好處。
現代學術分科過細,形成價值與知識的割裂。牟宗三曾說現代科學只研討部門與片斷,而《周易》的視野是整體年夜全。借用牟師長教師的說法,《周易》整全性哲學相當于“圓教”(holo-consummation)(《圓善論》)。america包養留言板n科學家玻姆(David Bohm,1917—1992)認為總體經歷著一種全運動(holomovement),是顯析序現象與隱纏序佈景之間的彼此感化。可是“持傳統觀念的政治家、思惟家、學問家們所代表的總是破裂性的人類意識(或出于只代表部門群體的好處,或出于對于所持哲學信心的迷戀,而對于事物深層整體性線索的無知或不敏感),在試圖解決業已概況化的種種沖突(包含人與天然的沖突)眼前,包養合約總是不克不及汲取碰鼻的教訓,屢屢在更年夜范圍內犯著同樣性質(即試圖由破裂性的觀念往解決帶整體性的問題)的更年夜錯誤,惡性循環地把人類步步引向深淵”。《周易》陰陽兩極整全和諧的觀念應用到幽明、體用、隱顯,就能同時照顧到玻姆所言之“顯析序”與“隱纏序”。我們等待《周易》哲學的整全性價值不單能給當後人類窘境的解決帶來啟示,並且能夠為全人類未來的價值觀之建構供給無益借鑒。
責任編輯:近復